专题专栏

守护财富安全:警惕非法金融中介

时间:2025-05-21 12:27:06  来源:网络  

——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赣州中心支公司

 

当前,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类非法金融中介活动也日益猖獗。值此“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之际,大家保险赣州中支特别提醒广大投资者提高警惕,谨防各类金融诈骗陷阱,切实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非法金融中介常见骗局深度解析

1.“贷款服务费”骗局:

这类骗局通常以“低息”“快速放款”“无视征信”等为诱饵,通过电话、短信、网络广告等方式广泛撒网。诈骗分子会伪造正规金融机构的资质证明,甚至搭建虚假贷款平台网站。在取得受害人信任后,会以“保证金”“手续费”“验资费”等名目要求预先支付费用,金额通常在贷款金额的10%-30%不等。一旦得手,立即切断联系。

2.“征信修复”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部分群众对征信记录重要性的认知不足,谎称可以通过“内部关系”“技术手段”消除不良征信记录。实际上,个人征信信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任何机构或个人都无权擅自修改。这类诈骗不仅骗取高额费用,还可能诱导受害人提供更多敏感信息,造成二次伤害。

2.非法集资陷阱:

通常以“高额回报”“保本保息”为诱饵,虚构各类投资项目,如养老公寓、数字货币、影视投资等。采用“庞氏骗局”运作模式,用后来者的资金支付前期投资者的收益。随着规模扩大,最终必然崩盘跑路。

3.“零首付购物”骗局:

表面承诺“零首付”“分期免息”,实则通过虚高商品价格、隐藏服务费等方式牟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背负远超商品实际价值的债务。

二、非法金融中介的识别特征

(一)机构特征:

1.无正规办公场所或场所隐蔽;2.无法提供金融业务许可证;3.频繁更换经营地址和联系方式。

(二)业务特征:

1.承诺明显高于市场水平的收益;2.业务流程不透明;3.合同条款模糊不清。

(三)收费特征:

1.要求现金交易或私人转账;2.拒绝提供正规发票;3.收费名目繁多且标准随意。

三、全方位防范指南

(一)事前防范:

1.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机构资质;2.实地考察经营场所;3.多方核实工作人员身份。

(二)事中识别:

1.警惕"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等承诺;2.仔细阅读合同条款;3.拒绝签署空白合同。

(三)事后应对:

1.定期查询个人征信报告;2.保存所有交易凭证;3.发现异常立即报警。

四、专业维权建议

(一)证据收集:

1.完整保存聊天记录、通话录音;2.复印或拍照留存合同文件;3.记录资金流向。

(二)投诉渠道:

1.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热线12378;2.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投诉热线12363;3.当地公安机关经侦部门。

(三)法律救济:

1.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2.申请财产保全;3.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取证。

(四)特别提示:

1.正规金融机构不会要求预先支付费用;2.个人征信记录无法通过付费方式修改;3.收益率超过6%就要提高警惕;4.遇到可疑情况可随时咨询正规金融机构。

让我们携手共建安全、健康的金融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