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父亲回溯解放成都,看今朝之盛世华章

时间:2024-12-24 10:25:48  来源:网络  

父亲回溯解放成都,看今朝之盛世华章

文(原参加成都战役 12 军 36 师 108 团副团长武效贤之女武燕平)

解放大西南的征程

1949 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后。遵照毛主席:"对白崇禧和西南各敌,均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打。"对西南作战"非从南面进军断其退路不可"的指示,我军发起了川、湘、黔战役。

 

 

解放大西南

解放军第12 军领命,投身西南战役。 父亲武效贤亲身历经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部队乘时速 60 公里的火车,战士们称“坐火龙”,接着又换乘刚缴获的国民党军汽车,大家脸上洋溢着机械化行军的自豪。

一路向北挺进四川,西南大地,地势崎岖险峻,山峦延绵起伏,道路难觅踪迹。部队仅凭钢铁般的意志徒步穿行,士兵们肩扛沉重兵器,身背必备给养,在崇山峻岭间踏出坚实的解放之路。突破乌江、黄家坝战斗、文武堂战斗、江津强渡长江,解放重庆。他们用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与敌人浴血奋战。众多将士壮烈牺牲,包括36 师参谋长安仲坤、100 团团长李光耀等,他们在新中国诞生之际奉献出宝贵生命。

永绥、秀山、酉阳、彭水、重庆等地先后解放。第12 军肖永银副军长率领全军三个师六个团,马不停蹄地向成都战区挺进。

1949年国民党军队在西南的部署与企图

解放大西南之际,国民党军队在成都周边布防,企图延缓解放军攻势,掩护高层撤退。

胡宗南十万中央军主力守成都及东、北方向;刘文辉六万川军驻成都西、西南,防崇州、邛崃等地;邓锡侯五万川军守川西平原边缘,御解放军西北进击;宋希濂四万部队守成都西南通道;潘文华四万川军守成都以北德阳地区;白崇禧三万兵力于广西、贵州牵制解放军西南进军。

蒋介石先撤重庆后逃台湾,胡宗南飞海南岛,将国民党军队指挥权交国民党第五兵团司令官李文。

李文率麾下"天下第一军"等7 个军从新津西进,欲经邛崃、蒲江等地穿越二郎山、泸定桥入西康,司令部设蒲江西来镇墩柑村徐家楼子,指挥全军开辟西逃之路。

刘邓首长高瞻远瞩

 

 

刘邓指挥部

1949 年 11 月初,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与政治委员邓小平审时度势,果断作出英明决策:截断敌军退路,将敌军如困兽般围困于四川盆地,而后一举歼灭,向着解放大西南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行!

 

 

成都战役要图

为实现彻底歼灭敌人的宏伟战略目标,人民解放军多支主力参战部队如臂使指,紧密协同作战。第二野战军的第 3 兵团、第 5 兵团,第一野战军的第 18 兵团,第四野战军的第 50 军等,各部队如同一把把利刃,相互配合,并肩战斗。

战火中的转折

在此次激烈战斗中,第 12 军 36 师 108 团所处阵地,位于战火最前沿,战士们坚守阵地,他们在炮火的轰鸣与洗礼中,发起一轮又一轮勇猛的反攻。枪声与炮声交织,仿若死亡的交响曲。唯有战士们心中的信念坚如磐石,他们深知,胜利曙光已近在眼前,解放西南的历史性时刻即将降临。

就在双方激战至白热化,难解难分之时,12月26 日 8 时 40 分,仿若命运的齿轮突然转向,敌方的枪炮声毫无征兆地戛然而止!透过烟雾,隐约可见两名敌方军人如幽灵般缓缓走来,手中高举起的白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微弱却不容忽视的光点在绝望的深渊里散发出来。

战场上,白旗向来代表停战或求和之意。显然,敌人已深陷绝境,无力再战,妄图在这场生死对决中觅得一线生机。此时,身处前沿指挥所的解放军 108 团副团长武效贤,果断下达命令:“停止射击!”刹那间,战壕内原本激烈的枪炮声渐渐平息。所有人的目光如被磁石吸引,紧紧锁定那两名缓缓走来的国民党军官,空气中弥漫着紧张情绪。

风云突变中的谨慎应对

前沿指挥所内,副团长武效贤全神贯注,凝视前方。那两名举白旗的国民党军官被带到他面前。一位是国民党第五兵团第一军参谋长乔治,另一位是其副官。乔治率先打破沉默:“我们奉李文司令官之命,特来告知贵军司令。李文司令官为顾全大局,有意起义,期望能与刘、邓两位司令员当面协商。”

武效贤听到,李文这个一直负隅顽抗的国民党“天下第一军”的将领,此刻突然提出起义请求,他感到奇怪,暗思这背后莫非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武效贤果断伸手抓起电话,迅速向上级详尽报告此处状况。

上级指令:保持高度警惕,暂且接待乔治一行人,切勿轻易应允,耐心等待首长进一步指示。武效贤挂断电话,沉稳地对乔治说道:“请稍等待,我军司令员已知此事,稍后会有相关安排。” 他吩咐手下妥善安排乔治与副官先行休息,同时加派警戒力量,严阵以待,以防任何意外突发。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武效贤思,此或许是战斗即将终结的征兆, 然他丝毫不敢懈怠,保持高度警觉,时刻防备敌方可能施展的阴谋诡计。

此时,电话急促响起,传来副军长肖永银坚定有力的声音:“敌人此刻突然提出起义定是别有用心。务必加强警惕,防范敌人阴谋。”肖永银的话彰显其对局势的深刻洞察与敏锐感知,更是为部队敲响的一记警钟。

武效贤语气坚定如铁:“明白,我会即刻加强防备,谨慎处理此次接触。” 迅速挂断电话,下达指令:他命令部队立即加固防线,增派警戒人员数量,全方位防范敌方可能发动的突袭或潜伏行动。同时,安排专人密切监视乔治及其副官的一举一动,如影随形,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不给敌人可乘之机。

前沿指挥所的交锋

12 军 36 师副师长王汝昭与 108 团团长余辅坤闻听消息后,火速赶赴前沿指挥所。武效贤将当下状况详尽汇报,并转达上级指示。王副师长当机立断,调遣两个营的兵力迅速增援前沿指挥所。

在 108 团的前沿指挥所内,王副师长面向敌方来使,声如洪钟:“当下我们仍可宽宥你们,但倘若你们还想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就应即刻放下武器。我们保证会从宽处理。”

王副师长的这番话,令国民党代表乔治面露难色,无奈地翻白眼,苦笑着不知如何应答。乔治毕业于南京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 10 期、曾任第 1 军司令部副参谋长、代理参谋长等要职。此刻此地,他内心或许满是无奈与沉重,然仍极力维护作为国民党军官的那点可怜尊严, 此已成为他在战场上最后的心理防线与精神支撑。乔治请求解放军派代表直接与李文司令官面谈。肖副军长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指示:“行呀,在哪谈都一样,顽抗是绝无出路的。要是他们还不服气,我们甘愿奉陪到底!武副团长是那里的前沿最高指挥员,这个谈判的重任就交给他了。”

武效贤——军魂的践行者

 

 

武效贤副团长

武效贤个子不高,然双目炯炯有神,似蕴含无尽力量。他是解放军中出类拔萃的基层指挥官,其成长之路与革命战争紧密相连。自幼深受革命思想熏陶,12 岁便投身山西抗日救国同盟会,随后加入八路军,在枪林弹雨中逐步成长蜕变。参与众多对抗日寇与国民党军队的重大战役,阳明堡战斗、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战、消灭日军军官战地观战团、千里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强渡长江战役等,他在战火中砥砺前行,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展现出非凡的作战才能与军事智慧。

从连指导员至营教导员再到副团长,他始终坚守基层岗位,以顽强毅力和高度责任感诠释军魂内涵。在困难面前,他永不退缩,冲锋在前,为士兵们树立起不朽的军人榜样。他既是战场上勇士,亦是思想工作领域卓越的领导者。面对解放战争时期大量加入解放军的“解放战士”,武效贤深谙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如深知水源对于沙漠行者的关键。他积极组织部队开展诉苦运动,深入剖析这些曾在国民党军队服役士兵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挣脱往昔阴影的束缚,成功转变思想,重新点燃战斗激情。

王克勤的经历便是“解放战士”转变为人民英雄的生动典范。起初,因长期在国民党军队服役,王克勤情绪低落,思想混乱,甚至对其他“解放战士”产生不良影响。然在武效贤等干部的耐心引导与悉心帮助下,王克勤最终领悟了解放军的革命宗旨,如拨云见日,积极投身战斗,成为部队楷模,激励无数战士奋勇向前。这种思想上的深刻转变,有力巩固了部队的团结,极大增强了整体战斗力,如钢铁熔炉中加入了坚韧的合金,使其更加坚不可摧。

武效贤凭借出色军事才能与对战士的深厚关爱,不仅赢得战士们的衷心信赖,亦备受上级高度赞誉。他的领导能力在战争中屡经考验,成为解放军中威名赫赫的骁勇战将。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军队干部的责任与使命,如坚实的一块基石支撑起解放战争胜利的宏伟大厦。

勇赴敌营的无畏征程

听闻需挑选人员随副团长深入敌人指挥部,战士们清楚知晓,极有可能遭遇不测,甚至有去无回, 却纷纷挺身而出,将私人物品托付给组织,视死如归。武效贤对此亦心知肚明,他所选战士皆精明强干,个个具备完成任务的卓越能力与面对牺牲的坚定决心。

武效贤吩咐作战股长挑选三名身材魁梧、机智的战士,再加上自己的通信员和警卫员,为每人配备一长一短两支枪,如武装到牙齿的勇士。出发之际,他再次仔细检查每位战士的军容,而后深情叮嘱:“我们此去敌人指挥部,不仅要圆满完成任务,更要做好为解放成都奉献一切乃至生命的准备。”五位战士齐声高呼:“为解放成都,我们不惧牺牲!”

他们彰显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非凡风采与英雄气概,即便前方是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敌营,然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人民的幸福与自由,他们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如飞蛾扑火,只为那光明与希望的瞬间。

武效贤副团长率领这五名英勇战士,携带刘邓首长欢迎李文起义的电报以及肖副军长给李文的亲笔信,前往李文兵团司令部进行谈判。

在穿越敌人阵地时,流弹不时在身旁呼啸而过,警卫员、通讯员和三名战士毫不犹豫,迅速用自己的身体紧紧护住副团长。他们深知,守护好副团长的生命安全是此次任务的重中之重,关乎整个战局的走向。同时,子弹上膛,枪口如犀利的鹰眼对准敌参谋长,怒吼着欲开枪还击。武副团长见状,赶忙制止战士们的冲动行为,劝解道:“我们的任务是去谈判。” 他满面怒容地瞪着乔治,乔治面露尴尬之色,连连道歉:“抱歉,抱歉。”

就这样,他们抵达国民党军第五兵团李文司令部——位于蒲江县西来镇墩柑村的徐家楼子。
 

 

 

成都战役谈判旧址

敌军阵营乱象

敌营区域内,伤兵与尸体横陈路边,武器随地丢弃,士兵们或慌乱搬运弹药,或持械四顾,尘土蔽空,喊骂、命令与杂乱脚步混作一团,车辆引擎轰鸣不止,物资装箱时亦有人失手掉落,昔日“天下第一军”一片狼藉。

解放军代表趋近指挥部,顿时引发一阵骚乱。士兵们身躯微颤,满脸警惕,举枪相向,敌意昭然,冲突似一触即发。乔治赶忙手势示意并高呼:“勿动,放下武器,是李司令请来的代表!”

待解放军代表稳步踏入指挥部,紧张绝望氛围瞬间弥漫整个房间。

敌营谈判前众生相

敌指挥部内,光线昏沉。两张八仙桌于中央并置,其上作战地图标记交错,屋角几部老式电话铃声,在寂静紧张中显得格外尖锐,不断打破屋内的死寂。

一些军官们沿墙依次落座,神情百态尽显。有的眉头紧锁,目光如炬地凝视地图,似妄图从那复杂图线中觅得生机;有的面色阴郁,眼神里满是焦虑,对局势走向忧心忡忡;还有的神情冷峻,透着一股决然与冷酷,双唇紧抿,负隅顽抗。整个空间被紧张压抑的气氛紧紧包裹,空气仿若都变得凝重黏稠。

此时,乔治率先发声:“此乃刘邓司令员派来与我们谈判的解放军副团长武效贤。” 随后,他手势指向旁边两人。一位是五十多岁体态臃肿的矮胖者,另一位则是高瘦阴沉如乌云笼罩的男子。“这是司令李文和副司令兼第一军军长陈鞠旅。” 乔治介绍道。

李文与陈鞠旅姿态傲慢,眼神中满是不屑,上下打量武效贤。然表情冷漠,踱步之际,心中质疑这年轻副团长的谈判能力。

武效贤镇定自若,目光炯炯回视二人。李文,这位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的国民党第五兵团司令长官、陆军中将,履历光鲜,历任多职。陈鞠旅亦是陆军中将,毕业于黄埔军校五期且深造于陆军大学高级班,同样身经多职。

然武效贤身后是强大的解放军。他虽个头不高,却气势非凡,其带来的五名战士持枪挺立,彰显着胜利者的自信与威严。紧接着,武效贤沉稳地拿出刘邓首长欢迎李文起义的电报及肖副军长的亲笔信,说道:“这是我们首长给李文的信。” 谈判的大幕,就此拉开。

谈判中的微妙氛围

李文上前接过信,脸上挤出生硬微笑,佯装热情说道:“欢迎,欢迎。请坐,上茶。” 随后,一持长嘴铜壶的勤务兵前来沏茶,其壶嘴之长令战士们警觉,警卫员迅速护到副团长身旁,其他战士也紧盯勤务兵。勤务兵尴尬解释:"我是给长官沏茶的"。一道水带入杯时茶叶翻腾,屋内众人也随之窃窃私语。

李文认真阅读电报与信件后,脸色稍有好转,将其递给众人传阅。屋内人员边看边低声议论,紧张氛围略有缓解,复杂神情中隐隐透着一丝希望。李文与陈鞠旅低声交谈几句后沉默片刻。

谈判桌上的激烈交锋

李文率先打破僵局,他坐在谈判桌一端,整了整军装,刻意摆出一副沉稳的姿态,开口说道:“我的参谋长已经向我转达了贵军的意见。没错,我们部队决定起义,这完全是出于诚心,是为顾全整体局势,避免双方出现伤亡。我们希望贵军能够明白我们的诚意。”说话间,他脸上挂着看似沉着的笑容,嘴角微微上扬,然而那夹着香烟的手指却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袅袅升腾的烟雾也无法掩饰其眼底偶尔闪过的慌乱。他试图以这种高高在上的口吻,表明自己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紧接着,陈鞠旅迅速接过话茬,附和着李文的发言。问题如连珠炮般步步紧逼,他们配合得极为默契,试图夺取谈判的主导权。

同时,其他的几位国民党军官也受到了鼓舞,他们纷纷抬起头来,挺直腰杆,眼中流露出强硬的神态,为李文和陈鞠旅的发言壮大声势,彰显他们国军所谓的“优越感”,仿佛在向解放军代表宣告,他们仍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

面对此景,武效贤目光坚定地直视着李文,毫不犹豫地说道:“如果你们真有诚意,我们当然热烈欢迎。可是,你们却是言行不一。直到现在,你们的 90 军还在向我军发起进攻,这算哪门子诚意?”他的声音刚强有力,在寂静的谈判室内回荡,每一个字都砸在对方的心坎上。

李文和陈鞠旅脸上的冷笑瞬间凝固,目光中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慌乱。武效贤敏锐地察觉到了他们的反应。接着,他提高音量,继续说道:“谈判不是你们玩弄手段的场所,我们需要的是实打实的行动。如果你们连这点诚意都拿不出来,那就没什么好谈的了。”他目光坚毅如炬,语气坚决似铁,丝毫没给对方留周旋的余地,让李文和陈鞠旅真切地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如芒在背。

李文额头上冒出了细微的汗珠,他急忙狡辩:“90 军跟我们失去了联系,导致无法下达指令。我们正在竭力与他们取得联系。”他的语气显得十分急切,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祈求对方相信的神情,试图为自己一方的进攻寻一个合理的借口。

武效贤冷冷地回应:“90 军离你们并不远,说无法联系,实在难以令人信服。”他的声音坚决,直接戳破对方谎言。他的眼神锐利,像利刃一般直逼李文,让李文不敢与之对视。武效贤继续说道:“如果你们的指令真的这么难传达,那表明你们的指挥系统存在严重的问题。这只是你们拖延时间的借口罢了。”

李文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他强调道:“先生,请相信我们的诚意。我们的第 1 军已经停止进攻了,请你们也放下武器,让我们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他极力用缓和的语气试图缓和局势,脸上挤出一丝讨好的笑容,期望能让谈判重新回到他们的掌控之中。

武效贤斩钉截铁地指出:“就我所知,那是因为第 1 军早就没了进攻的能力!要是你们真心顾全大局,那就应该马上答应我军的提议,放下武器。我们必然会宽厚对待你们,这对你们和你们的部下绝对有好处,这毫无争议。”他的口吻坚决,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对方想要掩盖的真相。

然而,这话如同一根尖锐的刺,深深地刺痛了国民党那几位自尊心极强的指挥官。李文眼神一暗,目光在解放军代表和副司令兼第一军军长陈鞠旅之间来回游移,内心陷入了挣扎与不安。接着,他不安地站了起来,低着头在房间里反复踱步,皮鞋与地面的摩擦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而陈鞠旅则猛吸了一口烟,将烟头狠狠地按灭在烟灰缸里,满是恼怒地说道:“我军部队完整无缺,粮草弹药充裕,完全还有作战的实力!”他双眼圆睁,神色傲慢,在解放军副团长面前极力展现自身优势。

听闻此言,武效贤认为对方的言论荒唐透顶。他站起身来,声色俱厉地诘问:“你的意思是,你们仍然具备继续作战的能力?那好,要么接着打,要么放下武器,自己选择!继续打下去,你们就只有死路一条!你们的蒋总统、胡总司令已经逃去台湾了。”他的声音仿若惊雷,在房间内炸响,就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剑,切断了对方所有企图拖延时间以及给自己壮胆的借口,把他们无情地推向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关键时刻的抉择

李文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对当下严峻形势心知肚明。其兵团被解放军重重围困,陷入绝境。屋内死寂沉沉,窗外枪炮声渐近,司令部内紧张压抑,冲突似一触即发。

武效贤见此,缓声提醒:“李司令与陈副司令,你们对自身处境很清楚,继续作战后果如何,心中应有数。”

陈鞠旅忙堆笑提议:“两边先停火,再慢慢商量解决之策。”

武效贤识破其拖延意图,毅然起身,干脆利落回应:“若接受我军方案,我即向刘邓首长汇报并通知部队。若想拖延,任你们抉择,只是拖延对你们更为不利。”

李文与陈鞠旅计无所出,面对同僚期盼目光,向武效贤嚅嗫:“请容我们再作考虑。”商议后李文道:“为慎重,我派兵团副参谋长陈明随您往贵军,与刘伯承将军进一步面谈,先生意下如何?”

武效贤简洁应道:“可以,我定送达。但我再次告诫,拖延有害无益。”。

此时,陈鞠旅急转身,挡于门口,声音颤抖哀求:“请多给些时间,容我们仔细思量,与弟兄们再商。” 众人目光齐聚李文。屋内军官皆屏息凝视指挥官,静待其决策。李文眼神透露出尽显羞愧无奈,默默凝视武效贤。

武效贤沉默不语,深知此刻寂静背后是对方内心的挣扎。他的使命便是在此关键节点,传递解放军的诚意与决心,推动对方迈出关键一步。

战局中的心理博弈

李文与几位军官再此商讨。片刻之后,李文随即表示:“为能够方便与先生保持联络,我们最好先行架设一条电话线,径直连通至我们的指挥所。”武效贤心中暗自嘲讽,都已经到了这般境地,居然还想着给自己留后路!显然,敌人是在为意外状况做筹备,以此来保障自身的安危。他留意到,李文的目光一直紧紧地盯着墙角的电话,连头都不敢抬一下。很明显,铺设一条电话线,对于他们在走投无路时寻求生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举措。

就在这一瞬间,武效贤的脑海中浮现出临行前的场景。肖永银副旅长在电话中特地传达了刘邓首长的指令:“要尝试劝降敌人,降低战争造成的损害和牺牲。”

想到首长的指示,武效贤深吸一口气,他深知,此刻的李文和他的部队已然陷入绝境,继续作战只会导致更多的伤亡和苦痛。当下,劝说他们放下武器、避免更多的流血牺牲,才是最为关键的任务。

“李文将军,”武效贤的语调坚定而又温和,“你我都身为军人,自然深知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刘邓首长期望双方能够通过谈判来化解冲突,减少不必要的破坏和伤亡。请您审慎地思考一下,为了你的士兵,也为了所有无辜之人。我们解放军向来是言出必行的,只要你们真心起义,我们必然会予以宽大处理,保证你们和你们士兵的生命安全。”武效贤放慢了讲话的速度,尽力使自己的言辞更具说服力。他知晓,此时此地,李文内心的动摇是他们得以求生的唯一突破契机。

李文的神情变得复杂起来,他知道武效贤的话语饱含诚意,也清楚地认识到了现实的严峻。他看到了武效贤身后强大的军事力量,解放军的优势已难以被撼动。

屋内的气氛愈发沉重,仿佛每个人的呼吸都受到了压制。众人皆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等待着李文的回应。空气中弥漫着沉重的期待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了,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决定命运的时刻。

在短暂且紧张的沉默过后,李文开口问道:“电话线是由我们来铺设,还是贵军来铺设?”

武效贤毫不犹豫地回应道:“你们铺设吧。”他的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决,仿佛已然稳操胜券。

李文点了点头,士兵们匆忙地行动起来,房间里的军官们紧张地注视着正在架线的士兵。李文努力维持着镇定,但内心的焦虑仍旧无法完全遮掩。而武效贤的坚毅与自信,则无声地宣告着解放军必定胜利的信念。

成都解放的胜利曙光

武效贤返回 108 团阵地后,国民党 90 军负隅顽抗。傍晚,我军全面进攻,一夜激战,终将其歼灭。

师部命 108 团紧逼李文兵团。27 日清晨,电话铃声骤响,众人目光齐聚武效贤。

武效贤接起电话,李文低沉且无奈的声音传来:“先生,请派人接应我们投诚,我已令所属部队停抗,听凭解放军指挥。”其声尽显疲惫。

武效贤放下电话即向 36 师师部汇报,派遣营长段振华接收李文投诚。李文率二十余将领自司令部徐楼子出发,随段振华往 108 团阵地行进。

 

 

投诚的李文

李文与陈鞠旅见武效贤连道“惭愧,惭愧”。段振华指李文的勤务兵:“他背着一米袋金豆子。” 李文忙辩:“此乃全兵团军饷。” 武效贤笑言:“放我们处更保险。” 李文语塞,解放军战士亦忍俊不禁。

 

 

国军俘虏

1949 年 12 月 27 日 14 时,国民党军第五兵团李文司令率二十余将领及残部万余人投降。同日,成都地区国民党 18 兵团与城内部队亦起义投诚。至此,蒋介石最后主力胡宗南集团溃败,大陆解放最后战役告捷,蒋家王朝于大陆彻底覆灭。

成都解放的历史与今昔

 

 

成都解放

 

 

解放西南胜利纪念

成都解放,二野 12 军指战员未及庆功,便领新命,迅速整装奔赴新程。他们深知,胜利不止当下,更为祖国明天,遂毅然踏上新征途。

这些历史片段,是父亲亲身经历,亦是万千战士缩影。他们以牺牲奋斗,换得今日和平繁荣。我望眼前繁华宁静交织的现代化成都,心中历史回响不绝。父亲讲述与城市变迁相融,历史余音,仍在这片土地久久萦回。

从成都解放到现代成都:传承与发展

七十五年过去了,当年参与成都解放谈判的那些人,多都已经不在人世了。解放军里那个年轻的武效贤副团长,还有傲慢的国民党李文将军,他们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一笔。他们之间的谈判是共产党和国民党两种不同的宗旨、只有共产党才有新中国。

现在,成都朝气蓬勃地展示着现代化大城市的魅力。我在这座城市里享受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大街上车来车往。科技文化也搞得红红火火,大街小巷都飘着美食的香味儿,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又安稳又舒心。我们没有忘记是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和平与幸福。

 

 

成都战役烈士纪念碑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