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警惕非法金融中介乱象,守护保险安全底线

时间:2025-05-23 09:25:16  来源:网络  

——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宜春中心支公司

在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非法金融中介乱象犹如暗流涌动,严重威胁消费者财产安全。这些机构以“全额退保”“高收益理财”为诱饵,通过伪造投诉、虚假营销、信息窃取等手段实施诈骗,导致消费者不仅损失钱财,更可能面临法律风险与隐私泄露。数据显示,在2022年涉保险中介投诉中,非法中介占比达37%,整治乱象刻不容缓。

非法中介主要呈现三大诈骗模式:一是退保黑产链,通过伪造病历、教唆客户恶意投诉等方式实施“退保理财”诈骗,某省银保监局2023年查处案件显示,此类骗局平均涉案金额超5万元;二是包装陷阱,将普通寿险虚构成年化8%的理财产品,利用老年人金融知识盲区实施精准诈骗;三是信息倒卖,通过钓鱼链接非法获取保单信息实施二次诈骗,某保险公司系统监测发现,信息泄露客户遭遇诈骗概率是普通客户的13倍。

乱象滋生源于多重因素:消费者风险意识薄弱,63%的受骗者未核实中介资质;违法成本低,非法中介单次作案平均获利超10万元而处罚不足万元;跨平台作案特征明显,黑色产业链已形成获客、诈骗、洗钱完整闭环。这要求构建“监管精准打击、机构源头防控、公众认知升级”的三维治理体系。

治理需多措并举:监管部门应建立智能监测系统,通过语义识别锁定“稳赚不赔”“特殊渠道”等诈骗高频词,实现全网动态扫描;保险机构要完善客户画像,对异常退保、大额保单质押等行为实时预警;消费者须掌握“三不原则”——不信高息诱惑、不签空白协议、不交原件资料。某地推行的“保险安全卫士”App,通过案例库和风险自测功能,使居民防骗识别率提升45%。

整治非法金融中介既是维护市场秩序的攻坚战,更是守护群众钱袋子的民生工程。当监管利剑高悬、机构筑牢风控、公众擦亮双眼,方能铲除黑色产业链生存土壤,让保险真正成为抵御风险的安全屏障。这需要全社会协同发力,在法治框架下织密防护网,为金融安全与民生福祉构筑坚实防线。

 

上一篇:
下一篇: